登陆注册
6005500000003

第3章 引言(2)

与任何一种“史”一样,思想史仍然关注事实。在人的主观世界里所发生的内在的思想事件,较之在客观世界里所发生的外在事件,显然要隐蔽得多。加之任何一种事实还原,都有其合逻辑的理性基础,而思想事件作为一种主观事件,必然包含更多的非理性因素。因此,对过去发生的思想事件的考察还原,就难免更具有推论性。从理论上讲,辨析司马迁的“继《春秋》”之志,同样如此。不过,由于“继《春秋》”说专为《史记》而发,《史记》作为一部自觉的具有理性架构的著作,完整地执行并体现了司马迁“继《春秋》”的著述意图,因此,通过分析理解《史记》一书,便有可能把握到“继《春秋》”一说的本意。这要求运用的文本资料具有相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故以下对《史记》的两个尚有争论的文献问题稍作说明。

首先是《史记》亡缺与续补的问题。按《汉书·艺文志》,《太史公》(即《史记》)一百三十篇,班固本注云:“十篇有录无书”,[32]未详亡篇篇目。三国时魏人张晏指出,亡缺的十篇是《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一般认为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33]很长时间内,学者皆笃信此说,唐宋以后,始有异议,但争论基本上不越出这十篇的范围。[34]本审慎保守的原则,本书以下讨论中,上述十篇,除《礼书·序》、《乐书·序》、《律书·序》和《龟策列传·序》四篇论者多以为出自司马迁手笔的序文外,[35]其余有补缺之嫌的内容均不参取;此外一百二十篇中,有“褚先生曰”字样的续史内容或从时间上看明显为增窜的部分也一并排除。[36]

其次是《史记》中司马谈著作的问题。按《太史公自序》,司马谈临终嘱咐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应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明《史记》述作,司马谈有开创之功。司马贞《史记索隐·序》曰:“《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另《隋书·经籍志》、《史通·古今正史》等也都肯定司马谈参与《史记》创作的功绩。司马谈作史之事,当无可疑。故历代学者纷纷考辨《史记》中的司马谈著作篇目,各执一说,至今未有定论,难以依傍。[37]不过,从逻辑上讲,讨论“继《春秋》”之意,倒不必执着于《史记》中司马迁父子著作篇目的区分问题。理由有二。其一,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史记》可谓规模宏大,最初以单篇的形式流传,[38]但《史记》本身是一部体系性的著作。《太史公自序》明示,《史记》有统一的著述宗旨,一百三十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史记》既最终成书于司马迁之手,就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文字皆经他认可,由他整理融合为一体,《史记》作为一部系统的完整著作,是司马迁之功,反映了他的思想。可参张大可《司马谈作史考论述评》。[39]事实上,《史记》博征诸书,“罔罗天下放失旧闻”,“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史记·太史公自序》),其中除司马氏父子的创作外,他人的著述又岂可胜数?正如张大可所言,“父谈的著述,对于司马迁来说就如同采择《左传》、《国语》,删《世本》、《战国策》一样,剪裁熔铸在自己定稿的《史记》之中,成为‘一家之言’”。张大可《司马谈作史考论述评》。[40]就算确有司马谈的成篇著作存于《史记》,也不会改变司马迁定稿的事实,故不必特别予以拣除。[41]其二,“继《春秋》”作为著述宗旨乃司马谈手订,司马迁作《史记》,是继承父志。《史记》以“继《春秋》”为任,是司马氏父子的共识。从《太史公自序》记载的司马谈临终时父子的对话看,二人关于为何“继《春秋》”的问题也是有相当默契的。司马谈嘱咐司马迁无忘其所欲论著,续孔子而“继《春秋》”,迁即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是知晓其父言“继《春秋》”之意,并明了其父“所次旧闻”为“继《春秋》”之述作大业而准备。可见,“继《春秋》”既是司马迁之志,也是司马谈之志,是司马氏父子述作的共同动力和主题,探求“继《春秋》”一说的实质,不必也不能撇开司马谈的著作。即便是二人的具体观点不尽相同,但《史记》经司马迁整理熔铸而定稿,有内在的统一性、一以贯之的主题和著述方向,可视为说明其“继《春秋》”之志的最充分完整的材料。

注释

[1]《史记》一书原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关于这一点,学界如今已有共识。较详辨证可参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页322—323。

[2]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页20—21。

[3]关于司马迁作为太史令的职责范围及《史记》为私家著作的问题,目前几无争论,故不详。具体辨证可参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上),前揭,页324。

[4]按裴骃《史记集解·太史公自序》,鲁哀公十四年获麟至汉元封元年(司马谈卒年),当值三百七十一年。但本书此处只是探讨司马谈之意,故不论及此问题。

[5]按:此处只论司马迁关于《春秋》的解说,而不涉及本书对《春秋》的评价。

[6]参程金造《史记辨旨》。程金造,《史记管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页58—59。

[7]见韩兆琦释“唯唯否否”。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太史公自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页630。

[8]程金造《史记辨旨》评“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一句,认为司马迁“明明是决心承父志作书继《春秋》”,却指“壶遂比之于《春秋》为谬,明明是自己著书以比《春秋》,却说壶遂比之于《春秋》,语巧而意谲”。程金造,《史记管窥》,前揭,页59。另,韩兆琦也指出,司马迁答壶遂“夫子所论,欲以何明”之问的颂圣之语,“完全是一套口不应心的违心话”(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太史公自序》,前揭,页630)。参照《史记》对汉武治政的批评,韩说当是。

[9]何焯评阅《史记》,于前述《自序》“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处曰:“太史公本意学《春秋》,此巽词也”(何焯,《义门读书记》第十四卷“《太史公自序》”条),谓司马迁自言不敢上比《春秋》,不过示谦逊委婉之意。又,金圣叹评点《太史公自序》,于上引文“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后评曰:“便是一篇文字已毕,下乃与壶大夫反复耳”,即谓司马迁述著书之由,于表白“继《春秋》”之后即止。张国光点校,《金圣叹批才子古文》,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页297。

[10]吴忠匡,《史记太史公自序注说会纂》,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页80。

同类推荐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问道三十年

    问道三十年

    王道灭,侠道兴清风为伴剑作酒,历经肝胆写春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道中人,不问来处,不问归途只问当下本心虽死,无憾!
  •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金圣叹的狂,陆游的苦,李贽的狷,辜鸿铭的怪,佛系王维的艰难……我们读的是历史,解的其实是人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但我们可以回望历史,去探寻消逝已久的人性和奥秘。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镜子。硬气文人、戏精政客、失意将军、求生商人、谜案新解。在本书中,我们会见到那些留名千古的人物,但读到的不再是猎奇,不再是抽离了人性的空洞规律,而是深伏于文字之下的,那呼之欲出的内在驱动力量。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

    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观看某些诸如《角斗士》、《亚历山大大帝》、《天国王朝》等外国战争电影时,看到弹幕一直在争吵,有崇洋媚外吹嘘外国古代军事制度和技术的,也有妄自尊大故意夸张华夏古代军事制度和技术的,比如是那所谓的“大秦歼星弩”。我写这本书,就是要在一个架空的世界中,运用本人对于古代军事战争的浅薄知识,来合情合理的比较到底那家强,作为中国人,我不会妄自菲薄,但也绝不凭空捏造。
热门推荐
  •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是困扰许多现代人的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10%。其中有2000万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在所有失眠患者中占七成;睡眠不良者高达5亿人,其中3亿以上在城市。职业女性中更有高达80%的人受睡眠不良困扰。在失眠患者中仅有21%就诊,求助于专科医师的人更少。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其表现主要是夜晚难以入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学习效率低。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感情压力、长期不正常生活习惯和疾病等。很多生理疾病都和失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风湿等。
  • 凰女逆天:绝代风华

    凰女逆天:绝代风华

    俏皮可爱奇葩机灵自恋变态逆天……想来也只有她能够冠上这些词,她就是凰玥璃。九转千魂,九次重生,是与天的对抗,是生与死的抉择。她说:并不是我要逆天,而是天逼我逆,既然如此,我何不顺尽天意,逆了天下。总之,这是一个女强文,不过更是宠文,君上我保证,一句话:男强女强强强对阵,外加一生一世一双人。他说:天下于我何用,我有你足矣。很甜很宠的,愿亲们喜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天传奇

    逆天传奇

    东方,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大陆,隐藏着无数神秘的修真者,尤其是中原地带山灵水秀,地域辽阔,为各大门派必争之地。自修真门派出现以后,更涌现了无数的派系,以道家为主,魔释儒紧跟其后。数万年以来,仅有几人可冲破自身束缚,达到羽化登仙之境,但有一少年,虽资质平凡,遇事不顺,却获无数奇遇,悟得天地玄妙,拥有无上法力,为东方大陆广为流传。
  • 一梦魇一

    一梦魇一

    我最近一直重复的做着同一个梦,梦里他们都活着,我也活着,只是我不知道是谁杀了他们,杀了我。睡梦中有个人为我轻声关门,然后祝我一夜好梦,然后我就在他策划好的梦中,再也没醒过来。(没有恐怖因素,恐怖的只是人心)
  •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本书围绕劳模文化的本体论、认识论、生成论、演化论、方法论、价值论、创新论七个方面,从哲学视角解读劳模文化的哲学思想、认识概念、当代价值;阐述劳模文化是什么,挖掘劳模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阐述劳模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精神生产、东北黑土地文化等关系的理论逻辑的生成;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劳模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理论创新,认为劳模文化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 九叔师侄石少坚

    九叔师侄石少坚

    我是石少坚,石坚的儿子,九叔的师侄,我将在一个神奇的世界里修行。
  •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月光淋淋湿回家的路》是实力派女作家阿慧,继《羊来羊去》之后的又一部散文力作。文集收录了她近年来发表在《民族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的散文佳作26篇。其中包括《炸豆》《遥看四角天空》等童年生活散文;《月光淋湿回家的路》《前头有很多好东西》等人间亲情散文;《黄花娘》《大青脸》等人物故事散文;《赤脚踏上金山岭》《水花开济南》等山水记游散文;《棉花朵朵白》《大地的云朵》等现实生存散文。
  • 重生之镇南王的白月光

    重生之镇南王的白月光

    (超甜宠文1v1)“郡主,您就先回吧,王爷不在。”李管家挡在别苑门口,额头上的汗都来不及擦。萧怜然掐着腰:“素闻这平南王府里藏着一个美娇娘,本郡主倒要看看这美人到底有多美!”李管家额头上的汗啪嗒啪嗒的往下掉,他为难的看着萧怜然,都传这萧郡主是要嫁给他家王爷做王妃的,可是别苑的那位又是王爷的心尖尖,平时都是当眼珠子般护着的。偏偏这郡主专挑主子不在府里的时候来,这不摆明了要找事吗?“是谁在哪里?”柔柔弱弱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李管家大惊,完了,惊扰到里面那位了!“郡主,您请回吧,”李管家还是权衡之下,觉得得罪郡主也不能扰了那位的清净。可是萧怜然仗着自己身手好,绕过李管家径自走了过去。不过很快她就皱起了眉,眼前这个女子比她想的还要艳艳绝色,一身红衣映衬着那精致的面容竟是如此的娇媚。颜洛红唇轻启,轻声道:“李管家,这位是……”“我是墨哥哥未过门的妻子!”颜洛脸色瞬间变的苍白起来,她皱眉:“他,他……”李管家到现在也不敢再想起哪天,那天颜姑娘急火攻心,毒发之后,王爷雷霆之怒,百年辉煌的萧家就此消失……颜洛,艳艳绝色,盛名百年,世人皆知她是镇南王的心尖的那一抹白月光
  • 长江传

    长江传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