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4000000007

第7章 沽水年华(6)

我那时太小,看不懂,就丢下了。

母亲却津津乐道,常提《红楼梦》的名字,讲给我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向我追述早先我家盛时的一些往事。我家曾有一个傍河依水的小花园,有小楼,有花木,大树很古老,百花竞放。爷爷很爱惜,也很得意,春秋花盛时节,各院年轻的女儿、少妇们,盛装打扮,花团锦簇,到园中去看花。母亲追述这些,就是为了一句话:“那时家里的姑娘媳妇们,穿的戴的,打扮的,真是好看极了!我们一群,一齐来到园子里,那真像《红楼梦》里的那么好,那么热闹……”

我听得很神往——可又似懂非懂。

但是,这种追述,对我来说,也就是一种熏陶。从此种下了很深的“缘”源因子。

我长大了,家境比母亲追述盛时的那年代更败落了,园子也被族中败家子弟拆毁卖了“材料”。

我上大学了……沦陷了……重返学校了……我在校学西语,志向是精通外语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文学名著——我在南开高中时,英文成绩就过得去了,英译冰心女士的小说……暗自立下一个志愿:准备英译《红楼梦》。我和黄裳是同屋同窗,每晚墙子河边散步,两人热烈讨论的主题不是别的——就是《红楼梦》。

经历沧桑,重返燕京大学,我已年龄“老大”,心情十分抑郁,落落寡合。这时,四哥祜昌在家乡读三哥泽昌的旧书,因三哥少年时是个小说迷,当然也就有《红楼梦》等有关的“闲书”。四哥因而重看起《红楼梦》来了,对作者曹雪芹之为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就写信给我,希望我对他(雪芹)作一番考察。

这一封信不打紧,却一下子引发了我这个早先读不懂芹书的人的极大兴致,一头扎进了“红学”的无边乾坤世界里去了!

从那以后,我与四哥两个人在四十几年中,无有一时一刻不在为“考芹研红”而努力。什么困难险阻、挫折中伤,都没能使我们两人改变初衷,失去信念。

我与《红楼梦》的夙缘,始于家庭母教与手足之情,但更始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极深至厚的培育灌溉。

再说我的母校燕京大学,没有那样的学术环境我是无法做“红学”功夫的,特别是那座了不起的图书馆,凡是我想用的书,那儿几乎一索即得,那藏书太富了!可是,只没有《红楼梦》的好版本。后来,经过我的提议与张伯驹先生的努力,使得珍贵的“庚辰本”成为馆中珍笈——彼时的情况,那种古钞本无一人重视,任其流落湮没,如不得入此名馆宝库,其命运真是不堪设想,难以揣量了。

“庚辰本”我得见的先是一部珍秘的照相本,已在我得见“甲戌本”之后。“甲戌本”是胡适先生的珍藏,世间首次复现的乾隆精钞朱批、未经高鹗等篡改的《石头记》原本,中华无价之宝。我与胡先生素昧平生,斗胆借阅,他竟立即托小说专家孙楷第先生捎给了我,报纸包着,上以浓朱笔写我的姓名和“燕京大学四楼”。那年暑假,我与四哥拿定主意,为保护纸已黄脆的原本,全力经营,钞出了一部副本。

后来,北平和平解放之前,情势不可预卜之际,我想把这珍本交还物主,因为人家胡先生自从借与我,从未催询过一字,这种对一个陌生的学生的信任,世上少有,我不能做不道德的“攘为己有”的昧心之事,就专程送还。到了东城东厂胡同一号,出来的是他的长公子,将书收到手中,我不入门而告辞。事后很多年方知:那时胡先生正要坐南京派来的专机飞离北平,临走只携带两部书,而这部古钞“甲戌本”竟是其中之一!

以后,台湾首先影印了它。这年适逢甲戌年,“甲戌本”诞生两百四十周年,台北寄来请柬,方知高校学府将于六月举行甲戌年纪念研讨大会。这不禁使我忆起了上述的种种事情。

我与四哥为了大汇校,写定一部真本,聚集了一些历年搜得的比较难得的本子,也包括胡适惠借的大字“戚序本”。未及“文革”,大约是“破四旧”时,四哥正在运用的那些本子全部被“抄”走了,至今不知被谁“中饱私囊”。母亲的那部“启蒙”的《石头记》,因为存在我处,却得以幸存,但是总不忍翻阅了。

我与《红楼梦》有夙缘。真是三生之幸。

自家的癖性

文人情趣,也是个大家喜欢的话题。其所以如此,或缘好奇探“秘”,或欲“求其友声”,也种种不一。这方面我倒不是不想谈一谈,但总嘀咕——先得够个文人,才有资格谈自己的情趣,而文人者,并非与一般知识分子乃至作家之群是同义词的,自己原不够个文人,又何必妄谈情趣?因此久未落笔。

友人有善诙谐者,向我说道,你就作为一名“准文人”、“候补文人”甚至“冒牌文人”也好,何必认真“鉴定”?就来谈谈嘛。经他一鼓舞,我的勇气果然“大幅度增升”了。

我这人兴趣广,嗜好杂,条理乱,不谈时倒不以为意,一谈时方知大不简单。虽不比一部“二十四史”,却也不知从何说起才是。

古文人似乎离不开琴棋书画,被人视为雅事,但雅过了分,已变为“俗套”了,一提起真觉太“酸”。我看还不如书剑二事,就无那股俗气味儿。老杜的名句“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写得真好!又古时书生,常说是“书剑飘零”——就是飘零也显得那么风流潇洒,定非俗物。

因此,窃慕于剑。我买了三把,一是龙泉的,木鞘,黄铜凿花护饰,钢与木皆本色,不电镀,不抹漆,不贼光刺目,我心甚喜。挂在墙上,大红丝穗子,那斜悬的剑姿,启人美感。有时抽出剑来舞上几下——“自造”的“剑法”,取其“意思到了”。比如陶元亮的琴,不张弦,不也是“意思到了”?又何必学会一套“青萍剑”呢?

提起琴,我与古琴、瑟、筝等无缘,交游名家室中常见,但未触过一下。而凡是“今”世(指我少年时)的“俗乐”,不拘弹拉吹敲,几乎所有民族乐器都弄过,丝竹二大类,只管子不能,因无那一段充沛惊人的气力。京剧的文场武场也都乱来不惧。还有津门特有的法鼓——大鼓、铙、钹、铛、镲为“五音”,都很“拿手”。我酷爱京、昆剧及大鼓曲艺,京剧还粉墨登场过,演《春秋配》、《玉堂春》、《虹霓关》的小生。

耳朵一坏,这一切都绝了缘。似乎老天不愿我那么胡闹,将我“改造”成一个“内向”、“面壁”的书呆子。

我从未落一个笨的称号,平生在学总是“名列前茅”、“鳌头独占”的,小时颖慧,“过目不忘”是丝毫不掺假的——可就有一样极拙极笨:不会下棋。走象棋,“马日相田”是懂的,但总难制敌取胜。不知为何,对这样去“钩心斗角”的耗费神思,觉得了无意味,只得敬而远之。

书画自幼皆喜涉笔,但不成“气候”,也都荒废放弃了。

——那剩下的还有什么吗?

答曰:有,不但有,还是不少。我酷爱民间工艺,过年过节的,孩童得以为宝的,我也喜而宝之。我这人有点怪,不喜欢“高档”、“精品”,职业工厂“生产”的那种“宫廷摆设”,有钱也不想买,莫说无钱了。那种东西工虽精细,可是越细味道越薄,全无魅力引动我。而民间的手工艺,泥垛的,纸糊的,其味无穷,可爱之至。旧时的年节庙会,棚摊路摆,人人买得起。可惜,这种宝物已很难见到了,每逢节日,总想寻个赏心悦意的小玩意儿——总是失望而归。心中有一段难言的惆怅之感。

我特别喜爱红烛、纸灯这种“过年”的东西。不用往远说,五六十年代北京街头,腊月底就有挑担子卖红灯的,秫秸细篾片圈成的八棱灯骨架,油得半透明的大红纸糊得挺挺的,在阳光下发出喜庆的光彩。白日买一个提着回家,路上引得小孩童睁大了眼,投以惊羡的目光。夜里点上,那微微晃动的内蕴而外溢的红光,真是一种人创的仙境。小孩们若打着红灯在院里走,远远地看去,美极了!

它和电灯的光亮、气氛、境界,是如此的不同。其理何在?愧非科学美学家,不能自问自解。

还有走马灯,迷人极了。民间巧手,用秫秸棍儿扎成一座楼阁,糊以白纸,中燃红蜡,火气上冲纸轮就能旋转起来——周围系着纸剪的“皮影”人子,男女文武,影映纸上,宛如相逐而行。小时面对此景,真如人间天上,神往意迷!

同类推荐
  •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20世纪41年代中国作家因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四处迁徙流亡,作家迁徙是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四十年代作家迁徙不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而且还对四十年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作家迁徙作为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却很少被人关注。本文对四十年代作家迁徙现象及其与文学互动关系做一个初步的论述,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 鸿飞集

    鸿飞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1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裴步高同时走进大学校门。在那个高雅圣洁又朴实无华,学风浓郁而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平常而特殊的五个年头。
  • 工匠精功

    工匠精功

    该作品为长篇报告文学。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工匠”和“工匠精神”成为当下热词,更在广大企业中掀起热潮。笔者试图透过对精功集团的描写,来说明和印证: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中国现实生活中充满着工匠精神,中国历史上的工匠精神在当下得到了传承,中国某些领域或局部的工匠们甚至比美德日瑞等国的工匠们做得更好。作为民营企业的精功集团就是一个佐证、一个缩影。
  • 西西弗神话(译文经典)

    西西弗神话(译文经典)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深入和集中的考察以及透彻和清晰的阐释。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味上可与之相媲美。
  • 晋人援蜀记

    晋人援蜀记

    春去夏来,日子平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月十二日前晌,京城里是个麻阴天儿。我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从西门进了吉林厅。军旅作家徐剑一部新作,讲今年春季里,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国家电网十万将士拼死抗灾送电,艰苦卓绝。在大会堂举行作品首发式进而展开研讨,规格甚高,是为了表达对死难英烈和家属们的敬重。座中时闻泣泪声。文学界人士都在发言中谈,国家多磨难,民众有良知。
热门推荐
  • 皇明盛事述

    皇明盛事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师兄,我来渡个劫

    师兄,我来渡个劫

    本以为是个千里寻亲,可是亲娘没找到,找到了一窝师兄。一二三四五六,上山找师兄,师兄有几个?自然只有眼中这一个!某华:“师兄,打怪吗?我拖后腿!”某大师兄:“好。”某华:“师兄师兄,除魔吗?我躲你后面!”某大师兄:“好。”某华:“师兄师兄,捉鬼吗?我一边看着!”某大师兄:“好。”某华:“师兄师兄……”某大师兄:“怎么了?”某华:“我喜欢了一个人,喜欢拖他后腿,喜欢躲他后面,喜欢看着他,你说我要不要继续喜欢他?”某大师兄:“自然是要永生永世的喜欢的。”
  • 想带好团队,就要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想带好团队,就要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本书是关于鲶鱼、沙丁鱼和渔夫的故事。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本书不仅是一本专门的管理书籍,也是一本激励读物,希望本书对提升自己领导能力和水平的读者能起到一种指导性的作用。
  • 极品逍遥邪帝

    极品逍遥邪帝

    灵武大陆门派万千,强者如云,凡人无数。修炼战体,是这个世界的主流。而修炼灵魂,却在数万年前没落,被炼体者所摒弃。少年程风,偶得上古神灵老水神的传承,获得一个能无限壮大灵魂的九天清水湖,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修炼之路。天龙战体,金刚圣体,不灭霸体,这些很了不起吗?在哥的灵魂之术面前,都弱爆了。修炼等级:登堂,悟能,元魂,凡劫,化神,神灵……
  • 重生之再倾你心

    重生之再倾你心

    重生前她本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幸福美满的过完一生。疼她的父亲,爱她的丈夫,宠她的发小,可是因为错信她人,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失去一切死在病房里。重生后她只想把握幸福善待家人,而害她的人她也不会放过。简单说这是一个被好友背叛而后重生好好对待家人报复炮灰的故事。
  • 带个郎君回现代

    带个郎君回现代

    白天梦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余家庭,在哥哥的保护下一帆风顺的生活了20年,没有想到却在自己的画作指引下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在哪里他遇见了自己梦中的王子,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在别人算计下了要失身了,王子也为此对他百般侮辱,在自己心灰意冷,准备离开的时候,和王子长得一模一样的双生兄弟出现了,还说他是自己要找的王子,,,,天呀,究竟哪个才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爱人?更加可气得是自己的肚子里居然因意外有了一个小生命,这该让人何去何从,,,,,
  • 盖世帝尊:战御异界

    盖世帝尊:战御异界

    文枫意外穿越到了这异界大陆中,这里有魔族兽族甚至神族?又或者是斗气?魔法?末法之极,磁极轮转,世界变迁。当来到陌生的世界,当神话变成现实,当传说不再神秘,世界无疆,热血永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物衍

    万物衍

    凭空惊雷,海生龙卷,此生结。异世重生,天赋异禀,归乡切。立而指天,誓凌其上,破苍穹。天高地阔,心愿得偿,却不见寰宇何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