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400000027

第27章 陈蔺(2)

1937年,日本人入侵,姚伯伯参了军,在部队从事军需工作,跟随部队随时迁移。当时家在武汉,身为长女的姚妈带着自己的父母、四个弟弟,还有自己一双幼小的儿女,开始逃难。她说一家人老老小小,多艰辛呵,好不容易走到了湖南,日本人打来了,只好返身折回武汉。路上兵荒马乱,大弟弟生病没钱买药,她脱下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件保暖毛衣,卖了给弟弟治病。家里唯一的一块金表,支持姚伯伯,捐了,买飞机打日本侵略者。

姚伯伯调国民政府财政部工作后,随政府机构到了重庆。抗战八年,姚妈跟着姚伯伯拖家带口在重庆住了八年。他们一家子住在三江汇合口的一个山坡上,当时的公务员都是自己租房子,政府财政部在城里的李子坝,就是现在重庆火车站附近,姚伯伯天天上班往返很是辛苦。那阵子日本人的飞机经常来轰炸。

有一天,家住二楼的姚妈,听到一楼一对年轻夫妇正吵架激烈,冤冤不解。警报“呜呜呜”地叫了起来,日本人的飞机要来了。姚妈扯着几个娃娃,喊着那个吵架的小媳妇名字“快跑了,还吵嘴,挨刀的日本鬼子要来了……”那年轻媳妇脾气犟,不理姚妈的茬,赌气,死活不动。姚妈无法,拖着娃娃刚进防空洞,一个个炸弹就下来了,“轰轰轰”,漫天的尘土碎片往防空洞里钻,姚妈估计那两口子没了。

当姚妈扯着几个娃娃回家时,首先去看那一楼的小两口,见那两口子还紧紧地抱做一团。他们说,运气好!有个炸弹正正地落在他家窗边……炸弹没有响,咕咕咕地滚进了嘉陵江,好险!

大姚哥说,他在重庆上小学五年级时,有天放学回家,见桌子上待客的茶杯里还有点茶水,口渴难忍,端起就喝。没想到晚上开始发高烧,40度。在解放碑有个名中医,叫张俭栽(音),此人抽鸦片,听说他是仅有的、得到蒋介石的特许可抽鸦片的。这医生每天要抽足鸦片才看病。姚妈那天半夜三更抱着儿子去求医,张医生揉着惺忪的睡眼,边披衣边说,救人要紧,丝毫不能耽误。大姚哥得的是伤寒,姚妈恍然大悟,下午来的那个姚伯伯的同事得的就是伤寒,刚愈不久,是他传染无疑……张医生说,此病饿不死的,开一剂药方,让大姚哥天天喝烧煳的锅巴水,每天喝,粒米不进。此后三四个月,姚妈严格遵照医嘱,硬是让大姚哥天天喝那烧煳的锅巴水,果然好了起来,还没有花什么钱。

抗战结束,姚伯伯受命参加东北接收,他先行来到上海,让一家人等他的消息,合适的时候接全家前往。没隔多久,东北就打起来了,国共两军鏖战激烈,姚伯伯奉命返回南京财政部,派往镇江税务局报到。姚妈拖家带口跟随,以为会在镇江多住几年,不料半年不到,姚伯伯又被召回南京。于是全家人在南京住下,几个娃娃上学才几个月,淮海战役就打响了,解放军轰轰烈烈地南下而来,南京政府财政部紧急撤到福州,姚妈全家跟随姚伯伯到了福州。福州尚未安顿,又奉命迁往广州。大姚哥说,在广州,他印象深得很,住一个大学的教室,通铺,大人孩子女人男人一家人紧挨一家人住地铺。很快,姚伯伯面临抉择,一是到台湾,一是到重庆。到台湾,他的级别不能带家属,只能独身前往。另一条路就是回到重庆,国军很快会打回来……姚伯伯再三寻思,决意留下,他一人走了,丢下这一大家子咋办。于是,这家人和大批人员拖家带口地又飞回了重庆,这个时候是1949年11月,北京天安门的五星红旗已经升起,新中国宣布成立,11月重庆解放……最终他们落脚成都。姚伯伯划入四川财政工作,成为四川省财政一个典型的“老人员”,他被长期安排在泸定县财政局。姚妈风雨跟随,无怨无悔,照顾家庭,带着娃娃。等着姚伯伯每月工资寄回养家糊口,等着姚伯伯半年一载回来探亲,住上几天。

3

抗美援朝,财政厅分配各家为志愿军赶制毛衣,说什么时候交就什么时候交,姚妈三天一件地赶,她说:“那么大冷的天,不能让我们的部队没衣服穿。”姚妈灯下织衣天天到深夜两三点钟,熬更守夜地搞了一两个月。大姚哥说:“每天我半夜醒来,妈妈都还在灯下织毛衣呵……妈妈这一辈子呀!”

姚妈的四弟、五弟都由她一手带大。五弟与她的大儿子大姚哥同龄,很长一段时间还同学、同桌。她的四弟之后考上成都的飞机学校,成了空军的机械师,1949年去了台湾。20世纪80年代后,这个弟弟终于回到大陆,看望养育自己的老姐姐。有一年,这个七十多岁的弟弟回来,一定要搀扶着八十多岁的老姐姐一道回武汉,重归故里,一定要搀扶着老姐姐去实现少时的梦想,一起登临武当山……

我家的厨房在大院那一溜厨房的头上,第二间,姚妈家在第三间,我们是两隔壁。我父母总是出差在外,放学回来,我们姊妹仨要下碗面,“糟了!搞忘买葱……姚妈!要根葱……”“拿就是。”姚妈在用报纸糊着的隔壁厨房里回应,没有回音,我们也会径直走到她家厨房外吊着的菜篮里,摸根葱出来。“姚妈我屋头酱油又搞忘打了。”“来倒就是。”

1969年“文革”期间,我爸我妈下放到米易湾丘“五七”干校,丢下我们姊妹三个在家,我和妹妹十多岁,弟弟才十岁。干校之地虽在四川火车路程却要一天一夜。听我妈说,当时我爸心如刀绞,万般无奈。我妈一边镇定地收拾他们的行李,一边将考虑成熟的方案抛了出来,就是将我们又托付给了姚妈。为了照顾我们,姚妈搬到我家门口的一张床上住,一住就是两三年,直到我爸我妈从干校回来。其间有天,我爸突然回家,家里的猪油菜油滴点未有,下个月的号票要待第二天才能启用,妹妹赶紧在姚妈那里借了半斤油票,打回菜油为我爸做饭烧菜。姚妈家娃娃多,仅靠姚伯伯的工资收入,经济拮据,但她永远保证柴米油盐,永远有条不紊,永远都留有余地。

4

“文革”期间学校停课,我爸我妈不准我们几姊妹上街游逛造反学坏,只准在家读书写字学做家务。家里在这时买了缝纫机,让我如获至宝,我从小喜欢女红,喜欢缝纫机……都与姚妈影响有关。

常听姚妈在耳边念:看这家人晾出来的衣服,看这家男人身上的穿戴是否干净整洁,就晓得这家的女人能干不能干,贤惠不贤惠。她从来主张女人就得干家务,天经地义,让男人天天围到锅台转,莫出息!

大院有家人,夫妇双双大学生,那时的大学生少得金贵,但据大家评价,这家女人书是读得多,但料理家务实在差,教育子女也不得法,最明显的是,她家女儿也随了她。同样用肥皂、皂角、洗衣粉,手搓、加刷子刷和搓衣板搓,她家女儿的东西从来就洗不出颜色,照姚妈的说法是“乌糟糟的”。经常听到姚妈喊:“五妹儿,你这裤子这个样子就敢晾出来啦!要重新洗啊!”“五妹儿过来,你这被子晾成这个样子,就要得啦,歪歪扭扭的,过来把它拉伸展噻……”小院的住户时有流动,搬去它处,这家人搬出我们院好久后,还常回来坐坐,说是留念我们院,感念姚妈。

“文革”初期的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学校停课,我跟着大院的姚妈等婆婆大娘为红卫兵赶制棉被。我的工序是行(hánɡ)棉被,以免铺盖里的棉花缩作一团,要求行距齐整,针眼细小。大院里参战的各家女人,拎来自家的凉席,往院子中坝的地上铺开就开干。质检首先过姚妈这一关,然后再经街道上验收,否则返工。行一床棉被几分钱,我做了十多二十床,第一次挣到了钱。

到云南支边,我带去了自己心爱的裁剪书和专业裁剪刀。一个排的几十个女生,第一次领到285元的工资,翻山越岭到崩龙寨小卖部买回粘胶布,铁灰色的那种,大家把布整整齐齐地排在我的床头,由我挨着给她们剪成劳动穿的工装裤……

我做母亲后,我女儿一年四季的衣物,很多都由我自己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包括冬天的棉衣棉裤。姚妈那里有的是纸样,放大点或者缩小点就是,一点难不住我。女儿的姑姑生儿子米嘉,居然什么都不会,难怪她婆家说她胆子大,什么都不会,就敢生娃娃。米嘉过百天后就是大夏天,我精心挑选几个色的富春纺布料,缝制了几套奶娃娃穿的小裤褂子送去。

这些都得归功于姚妈,我是姚妈言传身教出来的弟子。

5

也是“文革”中,院子里一个与我同岁的男娃娃参加武斗,在炮火激战的成都十中,被一颗子弹打穿大腿,子弹从大腿根穿过,险些丧命。他妈妈在自来水龙头前抹着眼泪清洗血裤子,一盆又一盆地用水。大院里有些人开始发意见:“这水费是大家摊……”姚妈一改平常的温和,劈头盖脸地就说那人:“人家屋头人都差点死了,还嚼这些舌头,这几盆水花得了几个钱?”

姚妈对我特别偏袒,有目共睹。院邻一个男孩子谈恋爱,第一次领着女友进我们大院,和大院所有带来的人一样,必经我们头上几家人的厨房门口。姚妈站在自家厨房门口仔细看过后,明确告诉其他邻居:“那个女娃,还是没有我们蔺娜好看,眼皮是个内双,还是外双的好看……”

在中学时,就是我爸我妈在“五七”干校那阵,有同学常来我家,也有男生,不是送书就是问事,不是送蛇汤就是来给我弟妹讲故事,讲当时的手抄本《一双绣花鞋》,讲福尔摩斯侦探案……姚妈看在眼里,反复叮嘱,放学千万按时回家!若干年后,我结了婚,又是姚妈一再告诫,在我的耳边念,做女人一点不能懒,早上起早些,做好早饭,让男人一定吃了去上班,不吃早饭对身体不好,会生病,生了病,还是你当女人的事……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扩张改造,我们那个精致的小院被拆迁打散,院里邻居各住一方,姚妈的家搬到另外的小区。每年我们都去看望她,或者请她来家做客,我爸妈说永远都记姚妈的情,记她对我们家的帮助。爸妈年岁愈高,身体不好,就安排我们常去看望。

姚妈88岁的那年春节,我和女儿开车,挨着去给姚妈和其他几家老辈子拜年。

那天姚妈穿戴得整整齐齐,舒舒气气地早就在她家门口接我们,她从来就是这样。她面色红润,头脑清醒,精神蛮好。她拉着我的手,第一句话就是“我老了吧?”我和女儿刚刚落座,我们齐声说“不老!不老!好年轻呵!”姚妈像小娃娃一样,高兴得咧着嘴就笑。她老了!这是肯定的。她这背怎么一下子就驼成弯弓样,人缩得更矮小。她儿媳妇说,管闲事嘛,前段时间这楼下夫妻俩打架,她自己都站不稳还去劝架,那个当丈夫的混乱之中一巴掌误打在姚妈的背上,姚妈被这一拳扇得坐在地上起来不了,从此这背再也直不起来了。“咋不管!有么子了不得的事,还打架……”姚妈知道她儿子媳妇在埋怨她管闲事,操着她的武汉腔义愤填膺地说。

从姚妈家出来,女儿说对姚妈家印象最好:“姚婆婆家好温馨!儿孙满堂,幸福美满。”

2006年姚妈高寿92,中秋节我们去看她,知道她已失忆,情况很严重。见着她缓慢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满脸笑盈盈地:“你来啦!”哈哈,姚妈认得我!看来她并未完全失忆。她只能站起来走上几步,一个比她年轻一些的老太婆陪伴身旁。姚妈仍然气色红润,干干净净的。她儿媳妇问她:“认得不?”她盯着我笑,摇摇头。“是蔺娜!你最喜欢的蔺娜!”她儿媳妇说。“呵!蔺娜,我们好得很!”之后她媳妇问她所有问题,她一概茫然地笑嘻嘻地摇头……她没有记忆了,她已经认不出我们了,她的世界已经不再和我们在一起……

姚妈在94岁高龄上辞世,我家姊妹兄弟都去为她老人家守灵,送她最后一程。我为她敬献挽联:

安于贤淑相夫教子善良勤劳集一身

幸为睦邻受惠数载慈爱美德润后人

姚妈是位很传统的中国女性,很普通,但她身上却有着太多的美德:善良贤淑、勤劳俭朴、洁身识礼、坚韧奉献、明大义……特别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对人对世界都报以善意……在我心目中,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我崇敬她,怀念她,永远!

李孃孃

李孃孃是我妈生下我弟不久后来的我家。

直到现在,老院子的邻居聚会,知道她的,都会一致称赞:麻利、能干、爱干净、会做菜、话多,该说不该说的都要说。

我们院是苏联人设计的。两栋尖顶的两层楼小洋房,院子里三个小坝子:前坝、中坝、后坝。进大门是前坝,一条通道经过中坝,通向后坝。左边是一排小厨房,从院子头贯到尾,整整齐齐,同样大小的厨房,同样的小木格窗的隔断,如果不用报纸糊上,可以从第一间直望到最后一间。进门的所有人都得从这条通道过,如遇吃饭,家家户户的各色小桌摆在厨房门口的通道上,哪家的情况都摆那儿,一览无余。总之在这样的院子里,哪家有个什么情况,都逃不脱众人的眼睛。

自从李孃孃来了后,院子中坝原本就聚集摆龙门阵的妇人中,又多了一个嚼舌女人。她来不久,她的根根底底全院知晓。

同类推荐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本书共收录了艾略特于1919年至1936年期间的20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同样致力于诗剧创作的艾略特在戏剧的黄金时代——伊丽莎白时代进行了仔细爬梳,将莎士比亚、马洛等剧作家置于笔下进行了缜密而谨慎的分析,同时在最后指出了现代教育的危机,并提出古典文学修养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 笨生活,快乐活

    笨生活,快乐活

    面对笨生活,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有拨开迷雾终见阳光的时刻。笨生活,快乐活,活的不仅仅是草根的平常人生,更是一种乐观向上、无畏前行的姿态。相信,老天也会爱笨小孩,生活里所有不合时宜的笨拙,最终都会升华为最真实的快乐。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热门推荐
  •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陶洁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奔赴北京,投奔了坚持要在北京扎根的蚁族男友李耀明。在这里,他们爱过、疯过、悔过、痛过、挥霍过……然而,生活条件的简陋、工作压力的巨大、人际关系的微妙,还有那看得见却永远摸不着的房子,让陶洁对未来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心中有着创业梦想的李耀明最终不顾陶洁的反对与人合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希望能打开一片天空,也能实现他对女友曾经的允诺,殊不知,他越努力,跟陶洁走得越远…… 他们能坚守住曾经那样纯真的爱情吗?
  • 你想企业长寿吗?

    你想企业长寿吗?

    《你想企业长寿吗(从世界五百强的兴衰轨迹看百年不老企业打造规律)》是一本提供给企业家一点启发、格调新颖、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书中从企业的决策、执行、责任、考核、人才、管理、机制、资金、文化、品牌、员工等11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揭示了企业长盛不衰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规律。本书由刘战主编。
  • 警徽如刀,正义出鞘

    警徽如刀,正义出鞘

    【强调】这是篇放错位置的刑侦文,(我也不知道怎么换位置)想看电竞的抱歉了,虽然有一点电竞,但主要以刑侦为主。我会努力写好这篇刑侦文的。主CP:宋墨X秦臻。宋墨,华大计算机系大三学生,同时,也是一名红客。幼时,因事故,双胞胎哥哥为了保护她而失踪,从今以后,她就是他,宋君。秦臻,华大光荣毕业生,计算机系。现任津城刑一大队副队,兼任英雄的观察员。有天赋,特受动物欢迎。(这是什么鬼天赋。)副CP:商瑾X楚一商瑾,同是华大计算机系学生,大二,实际上还是二次元界的著名coser,三七。宋墨的好友。楚一,津城刑一大队队长。号称“移动的冰山”,“阎王”,“黑面神“……
  • 总裁的心尖宝贝放肆恋

    总裁的心尖宝贝放肆恋

    【已开新文《他的小祖宗不好哄》,文文超甜啦,一定要看哦】在姐姐的婚礼上,沈颜意外招惹了时家继承人时殊,传言时殊为人冷酷无情,不近女色。时氏集团唯一的继承人,商业上当之无愧的帝王,睥睨一切。却意外碰到沈颜,冷酷是什么?呵,不近女色?那深沉迷人的嗓音:“宝贝,该回家了。”那又是谁呢?
  • 暗影

    暗影

    本书是一部情感励志类小说。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程灵燕的奋斗历程、情感历程,以及她不屈而悲情的一生。它既是一部人类奋斗的史诗,更是人类身处这个浮躁年代中,精神灵魂的“洗涤剂”。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倒计七日

    倒计七日

    一个人发现自己还剩七天可活的时候该怎么安排呢
  • 毒妃权倾天下

    毒妃权倾天下

    一朝重生,她竟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无颜弃妃。小妾作妖,夫君厌弃,连娘家依靠都没有!作为医毒双绝的当代特工,岂会这般轻易认输!踢渣男,虐白莲,困境之中,逆风翻盘!当她终于重获自由,准备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这位不近女色的摄政王,却忽然崩了人设!“怎么?招惹了本王,想跑?”惹不起,惹不起,某女收拾收拾准备跑路,却被逮个正着!拉回来,振夫纲。
  • 四姝传之半缕犀角香

    四姝传之半缕犀角香

    一个是被罚下界的仙女;一个是被罚下界的冥官;一个是下界出马的妖王;前世的朋友重聚,爱人相逢,仇人碰面。人生,从此地覆天翻。南柒柒:身边不知道是哪个男妖男仙在招蜂引蝶,搞得情敌超多,脑壳痛。阮凤眠:能不能都忘记我,让老子清净渡个劫。柳延洬:问世间情为何物,本座甘心等她一万年。战宸:你身边的人只能是我,三生三世,永生永世。楼霄:无阿阮,楼霄是佛更是魔。胡定天:这世间长相相似之人何其多,可她却只有一个。虞君麒:虞家可无我,我不想无她。麒不愿放手。柳延洬:把上面这四个客串的男人拉出去,本座才是这部书的男!主!
  • 爱尔兰咖啡

    爱尔兰咖啡

    相传,酒保为了心仪的女孩,将威士忌融合入热咖啡,发明了爱尔兰咖啡。咖啡的芬芳搭配烈酒的浓醇,在冷冽的夜里让人从掌心一路温暖到心底。一个四分之一爱尔兰血统的台北女孩,就因为听到这个故事,坚持煮出正统的爱尔兰咖啡,而且只在晚上十二点后供应。于是,爱情,就在某个雨夜中,迎着咖啡温柔的香气,得到诞生的灵感。一间小小的咖啡馆,一盏小小的灯,一个异乡的男子,邂逅了一位女孩。他对她的思念,从此再也分不清楚是对爱的想望,或是对咖啡的渴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