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600000002

第2章 甬地甬景(2)

远远地就看见了旗杆,进得大门,跨过一座石桥,行走在水边的小径,走户穿屋,绕巷过弄,扑面而来的自然是古雅的骑马墙,层层叠叠,精雕细刻。滴水瓦上,叽叽喳喳的鸟雀,互相交流着觅食的经验;偏房的菜地里,鹅们骄傲地顶着高高的鹅冠,对着游人兴奋地叫唤着。跨越过一道道门槛,抚摸着一把把红木太师椅,眼前就浮现出男主人精明的身影、少夫人妖娆的腰肢,飘逸在小桥流水间。我还仿佛看到那个仓皇逃窜的赵构,带领随从躲避于这个叫澥浦的民居里。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要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据考证,郑氏十七房的先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郑桓公,到南宋时,其子民受金兵四面追击,分散向南方迁移,他们中的一部分从河南隐居到余姚龙泉乡,尔后又迁徙到镇海澥浦——这就是郑氏的第一代先祖,叫靖侯。因为是北方人,他们的建筑糅合了四合院、骑马墙的遗风;因为是皇室亲戚,他们的建筑很气派。

据清光绪七年(1881)刊刻的《澥浦郑氏宗谱》记载,郑氏十七房一族是宁波帮中发源最早、绵延时间最长的商业家族。一代代的郑氏族人靠耕读捕鱼起家,尔后外出经商,积累财富,扩充了郑氏十七房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郑氏十七房族人文商并举,经商不忘文化上的追求。如郑氏商人倡导的经营理念有:诚信为本,和气生财,敢冒风险,克勤克俭等,这应该是后来宁波帮儒商风格的雏形。

自明朝后,郑氏家族陆续往外延伸商迹。一个个聪明年轻的后生,或跟着同乡长辈,或大着胆子独自闯荡江湖,或摸索着看事情如何再有样学样,慢慢形成了一股浓厚的经商风气。郑氏宗族经商,实力雄厚,并创造了一批中华老字号和众多的中国第一,如创设四恒银号、老凤祥银楼、全盛民信局、上海茂昌蛋业冷藏公司、上海民生墨水厂(即后来的“英雄牌”墨水)等名店,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氏十七房的儒商文化,犹如一滴墨水,在洁白的宣纸上渗透开,于是有着许多的书画延绵在周边,渐渐地铺陈出了一幅宏伟而秀丽的江南水乡特有的山水画——宁波帮。虽然我这样的说法,有待于进一步的考据,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镇海籍的宁波帮人士在整个宁波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所有闯出天地的宁波帮人士,一定受到过郑氏十七房儒商文化的熏陶。

郑氏十七房,不仅仅是一处建筑群(下)

在郑氏十七房,我看到了墙面上的四幅浮雕:龙首凤身,灵动如生,破墙欲飞。据说,这里有“三多”:旗杆多,骑马墙多,小河多,且三年不下雨也不干涸。不过,我惊讶的,还是一组“龙首凤身”的浮雕。

作为皇亲国戚的后裔,在墙体上雕刻飞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为什么要把龙与凤糅合在一起,有些费解。龙代表男性的至高无上,凤则表示女性的典雅富贵。难道在这里,女性的地位很重要?等看过了郑氏十七房的族谱和参观了女祠,这样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在封建社会,男权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女人是不得进祠堂的,而要建造女祠,更是谈何容易。郑氏十七房里女祠洽礼堂的出现,起源于郑氏十四世郑溥仁的妻子戴恭人,她悉心服侍丈夫,抚育孩子,后来丈夫和儿子不幸去世,戴恭人没有立嗣也没有再嫁,把钱投入慈善事业,造福社会,从而赢得了族人的敬重。洽礼堂由戴恭人出资三千两,于清光绪七年(1881)动工,光绪八年落成。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地方的女祠都是为了纪念某位杰出女性而建,而且一般在人死后才建,所祀的女人不是贞女就是烈女。十七房女祠,是在女人活着的时候就存在的,这在男女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是相当难得的。走入洽礼堂正厅,高挂着“松龄柏节”的匾额,可见这里的女性,是依据这样的生活信条为人做事的。本族女子可以在这里识字读书、学习礼仪、攻习女红、看戏听书甚至于组织游乐活动等等,体现出江南水乡男女平等的早期的民主意识。在郑氏十七房,女性的名字也可以载入家谱,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为什么女性在郑氏十七房有这样高的地位?细想一下,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郑氏十七房的多数男性,都外出做生意了,家里的事情就得由女性来打理了;二是嫁到这里的女性,大都为大户人家的闺女,知书达理,品味高雅,颇具“领导”的潜质;三是这里的男性比较开明。

其实,再往远一点说,中国人本身就对女性是尊重的,只是孔老二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坏了规矩。男人都是女人生下来的,凭什么不尊重女性呢?天有漏洞了,不也是女娲补的吗?而且,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母系社会,那是绝对的女权体系。再比如中国古代的《诗经》里,也有很多赞美女性的诗歌,其《郑风》一共有21首诗,皆可用两个“多”字来概括——情歌多,美女多。《郑风》中的女子不仅“颜如舜华”,而且大胆热烈,敢于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迥然不同于京畿之地女子之忸怩神态,表现出东迁后郑国欲摆脱礼教束缚、寻求自由的崭新气象。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女权运动”。

这样说起来,郑氏十七房的女性,继承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大胆、坚忍、宽容的魅力。

走出郑氏十七房,我细细回味着生活在这里的女性,她们应该是刚韧果敢而贤淑可亲的人。在生活中是强者,有困难能扛得起;对儿女是慈祥的母亲,循循善诱;对父母、公婆是孝顺的女儿、媳妇,关心备至;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体贴入微;对生活持有乐观豁达的态度,能为周围的人缩小痛苦,扩大快乐,带来幸福;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能倾听别人的心声,能与人沟通和交往,友好相处,以真情凝聚、吸引、影响他人,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为这样的女性建造一座女祠,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于是,在墙面上雕刻“龙首凤身”的浮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海涂上的大家

洪荒年代开始,海生就在这里捕鱼为生了。海涂上,就他一个人,看惯了潮起潮落、日升日息。有一天,夕阳西下的辰光,海生看到海涂那边,出现了一个红点。红点近了,是一个娘们,她歪歪扭扭地来到海生的面前,无力地倒在海涂里了。

海生抱起她,回到自己的住处,用鱼汤喂食之。娘们醒来了,挣扎着推开海生的鱼汤,她走到门口,又瘫坐于门槛上了。

后来,娘们成了海生的娘们,生育了5个儿子5个女儿。

后来,北方有一些避难的大族,先后来到了这个叫蛟川的地方。

海生和娘们的5个女儿嫁给了这些大户人家的后代,她们的夫家不是读书就是外出为商;5个儿子不是跟随海生捞海,就是跟着大户人家的儿子们读书,都出息得犹如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豚。

很多年过去了,这个地方改名为镇海了。

是勤劳、聪明,造就了这里儒雅、诚信、执着的气场。

近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26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占全国“两院院士”总数的近2%,“密度”为全国之罕见。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贝时璋院士,计算数学专家周毓麟院士,生物化学家杨福愉院士,以及杨福家、倪光南、范立础等院士,他们在生物、数学、物理、通信、医学等诸多高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开镇海的名人录,会看到一串闪光的名字,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影业巨擘邵逸夫等商贾巨子;贺友直、华三川、陈逸飞等著名书画家;港澳两地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曹其真等政界名人……照人数比例算,每1万个人中,就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镇海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著名商帮“宁波帮”的发祥之地。“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说:镇海之所以能够出这么多的商界巨子,是与这个地区敢闯敢拼敢冒险的海洋性格有关。他们捕鱼、晒盐、闯荡南洋,一无所惧。“说过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四千万”的背后,让这些镇海商人赚得了“千千万万”的钞票。孙中山曾赞誉说:“甬(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商儒一体”的地域个性,形成了镇海人以文兴商、以道取利、以义济世、尊师重教的传统,并一代代地传承。而这,或许正是此地人才辈出的谜底所在。

2008年6月10日上午,国内第一家以院士为主题命名、以院士风采为主题陈列内容的镇海籍院士风采馆,在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大厦举行了开馆仪式。当时的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傅丹说:院士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学衔,镇海籍院士风采馆的建立,将成为宣传和展示院士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铭记和弘扬院士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的科学精神,细致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勇挑重担、敢于奉献的高尚品德的全新平台;成为我市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工作基地,对进一步弘扬科学新风、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些,当年的海生和他的娘们,是没有想到的。

虎踞龙盘的文献名邦

余姚的来历,有多种说法:第一,舜姓姚,有一部分舜的后人住在这里。不过他们认为这里是贫瘠之地,故以“多余”之意冠之。第二,余姚,即余女兆也。说的是某朝某年,天下更朝,新帝把旧朝皇帝的妃子、宫女贬为平民,发配到了这里,这里因为遗余女子多而得名。第三,勾践伐吴败退至姚江,叹曰:“我只余下姚这块地方了。”自此,姚地遂称余姚。

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因为乡贤黄宗羲说:“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经余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余姚有历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然大概舜之生在余姚、上虞,故曰‘东夷之人’。”而且,这种说法很有神化味道,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是比较符合余姚的文化内涵的。

某日回乡,夜临舜江楼,驻于通济桥。宛如玉带的姚江上,通济桥横跨两岸,与北岸飞檐翘角、古朴庄重的舜江楼构成了一个“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联合体,成为余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的徽标。先前的通济桥、舜江楼和县衙的“文献名邦”钟楼,是“各自为政,三位一体”的,现在,那座“文献名邦”钟楼“不翼而飞”了。我走上通济桥,看着舜江楼后面空荡荡的夜空,心里也是空荡荡的。据说,先前考功名的学子,都是经过明清建筑风格的江南直街,恭敬地跨过106级石阶的通济桥,环绕过舜江楼,再进入“文献名邦”钟楼,步入考场去获取功名的。“文献名邦”钟楼所在地,现在是一条叫“秘图山路”的现代化小路,路边多是些时尚品牌的店面。原先的县衙里边,有一座小山,就是秘图山,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曾经把治水的图纸藏匿其间,故名之。在秘图山东面,原先有一个荷花池——一个县衙里挖一个荷花池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官员要像荷花那样洁身自好。记得少时多次来荷花池这边玩耍,雨中的荷花开得很有张力,雨点啵啵地打湿了荷叶,荷花池上面就会有一层薄薄的雾烟,一些红色的鱼儿有趣地游走在荷花底下,荷花们就乐得腰肢乱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文献名邦”钟楼被拆掉了,荷花池被填平了,惜哉。据史料记载,我国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共有五个地方:孔子的家乡曲阜、孟子的故里邹县、明清时期特多状元和会元的苏州、云南的大理、浙江的余姚。

余姚确实是一个很文气的地方,不过,上了年纪的人,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说余姚的舜江楼是这座城市的老虎头的话,那么其周边的龙、凤、龟、蛇四座山,就是虎爪了。龙、凤、龟、蛇即龙泉山、凤凰山、胜归山(圣龟山)、蛇山(白山头)。龙、凤、龟、蛇是代表神圣的物体和人物的,貌似借着这样的神气,余姚有了四大先贤十八学士,历代名人辈出。与之相对的,也会出现妖魔鬼怪,比如余姚一带曾经出现过不少土匪,男的有陈金木,女的有七姑娘。

如此看来,余姚是一个文化气与剽悍气相糅合的地方了。这样的风骨,无不给这里的人们,赋予文气表象强悍底气的品性。严子陵可以把腿搁在皇帝的肚子上,体弱多病的王阳明可以带兵打仗屡战屡胜,朱舜水不食他朝米饭而东渡日本,大儒黄宗羲在朝廷以铁锥击宦官,乃至于结寨抗清……

文气加硬气的余姚人,为人处世则很低调。明朝以来,余姚县衙的门口,一直挂着“文献名邦”的匾额,但一直是朝里不朝外的。这不是一种以故意的谦虚姿态来摆谱,而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张扬地显示出来。这种做派,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有道是“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之于低,成之于低。低姿态处世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因而,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虚谨慎,甘愿处低,这样方可登高。

同类推荐
  • 胡适诗选

    胡适诗选

    《胡适诗选》是胡适诗词选集。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1917年2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回国前写成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〇〇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六种,作为第三辑出版。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收录腾讯·大家著名的专栏作者闫红在腾讯·大家发表的专栏文章精华集结。她写当代普通民众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愁,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人情世故;她对娱乐明星和娱乐事件的时评,王菲,舒淇,林心如,刘嘉玲……通透又耐人寻味;还有闫红尤其受读者欢迎的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独特解读,擅长于字缝间发现历史的有趣之处。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四人行

    四人行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滕肖澜的6个中篇小说,《四人行》《姹紫嫣红开遍》《倾国倾城》《小么事》《美丽的日子》《又见雷雨》。皆为作者近年来引起广泛影响的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全国大奖。小说以优美细腻的文笔,书写了普通上海人的生活。
  • 勾心娇妻:总裁索爱成瘾

    勾心娇妻:总裁索爱成瘾

    如果在V省做个问卷调查,谁是最坏的女人,答案一定非许一一莫属。她的脸有多美,心就有多毒。不但勾引妹夫,睡了姐夫,还把继母的三个孩子都收拾的死的死残的残,就连亲生父亲都送进了牢房。可在墨子彦的眼里,他的一一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她带着一身仇恨出现在他的世界,睡了他一晚,立刻翻脸不认账:“墨子彦,我只是利用你。”后来,她利用了他一次又一次,他甘之如饴。她踩着他的肩膀越爬越高,终于有一天,善心大发:“墨子彦你走吧,我不需要你了。”后来,她真的不再利用他了,他怅然若失。直到这一刻,墨子彦懂了。他中了一种名叫‘许一一’的毒,除非把她娶回家,否则,无药可救。
  •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神大人我超甜

    主神大人我超甜

    【快穿系统】为了吃上美食而进入任务世界的洛春华表示,她头好疼!她知道错了!放过她吧!看看这任务世界都是些什么魔鬼!修仙大能,“姑娘,我看你骨骼清奇,适合做我老婆。”村花:做做做,您先给我松个绑行不行?巨富王爷,“方圆百里皆是我的商户,银子随娘子你花。”村花:哦,真是太好了……我错了,不再也不敢去后春园了。每个任务世界出来,村花都是腰酸背痛,四肢无力,感觉气也不喘了……小胖子&系统:主人加油,你是最棒的!村花:滚!【1v1快穿超宠甜文!男女皆强!】
  • 人人都能当老板

    人人都能当老板

    为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一个决定将改变你的一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要想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拥有胆识和魄力。本书展示打开财富之门的创业历程,为你解密从打工仔到当老板的成功诀窍,它是创业者的指南,成功路上的帮手,助你早日实现老板梦。
  • 六宫无妃(全集)

    六宫无妃(全集)

    南北乱世,爱恨痴缠。他是天之骄子,踏着父母的鲜血,五岁登基;她是太皇太后亲自选定的成年礼物,带着不能说的秘密,嫁入天家。……传闻中,他对冯氏一族恩宠有加,许诺冯氏女子、世代为后;可少年天子的眼神却满含警告:“朕绝不允许,带有冯氏血脉的子嗣出生!”传闻中,他不顾重臣反对,以帝王之尊,一步一叩首,登上千佛洞顶,只为在神像前祈愿:“求与重病的妻子,平分余年阳寿,同年同月,同赴黄泉。”可神像落成之日,他却在后殿撕碎她一身罗绮:“千秋骂名,万世罪孽,朕都不怕!”传闻中,他为红颜一怒,数次南征。
  • 美食猎人:食之旅

    美食猎人:食之旅

    带着对新生的向往,开始另类的永生一次次的邂逅欢笑,泪水,终是成长的痕迹愿我们都不负此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21世纪军医叶倾城一朝穿越成为和亲公主,被迫嫁给传闻中残暴的北虢太子重耳。谁想到和亲途中被西凉大将军赫连苍擎所掳,被他欺凌,巧取豪夺,且看倾城公主一步一步俘获众男神。战僵尸,解蛊毒,破命案,唯我公主倾城;斗妃嫔,查奇案,练等级,唯我公主倾城;涅槃生,凤凰诀,霸天下,且将倾尽天下。★看文不收的都长十斤肉★抵制不良作品★拒绝浏览盗文★注意自我判断★请勿模仿主角★适度阅读益脑★沉迷网络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