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300000004

第4章 流动的生命(4)

困惑

大学时代,作者(左一)与同窗大学生活是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一个段落。上课时,听着教授们讲述丰富渊博的知识,就如同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下课后,钻入图书馆的书籍海洋里,天天与中外古今的文学大师们对话,——屈原、司马迁、鲁迅、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等,等等。他们深邃的思想、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华、精湛的艺术,都令我钦佩,令我折服。我陶醉在阅读与吸收的快感之中,真是如鱼得水,感觉不到物质生活的匮乏,只感觉到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富足。时间飞快地过去,这是一段难忘的锦绣年华。

不料,在大学二年级就快结束的时候,忽然刮来了一阵狂风,这就是现在人人皆知的反右派运动。这一年,在不知不觉之中,平静的大学校园里,渐渐地不平静起来。先是校园开始贴出各种各样的大字报,这是我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后来,大字报上就出现了我所尊敬的一些教授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字上都被用红笔打上了“×”。再后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批判会、斗争会。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我的一位同班同学,估且称他为C君吧,年龄比我大十岁左右,是位老大哥。他1949年前就是北平市的中共地下交通员,读书时是大学生中仅有的一名党委委员。在前一个星期,他还在全系大会上讲话,告诉大家要“和风细雨”,可是在后一个星期的全校大会上,一位党委副书记就在讲话中点了他的名,说他是“一个很坏的人”。不久之后,这个在运动初期参与领导反右派斗争的人,就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成了斗争对象。直到2000年暑假,我班举行“毕业41周年”团聚会的时候,我问C君,他的角色为什么会在1957年突然转换,他才告诉我真相:

原来那位宣布他是“一个很坏的人”的党委副书记,当年利用职权搞了一个女研究生充当“小蜜”,在学生中影响太坏,C君便在党委会上把学生们的意见“和风细雨”地提了出来。此事惹怒了那位善搞“小蜜”的副书记,他便借用不久之后开展的反右派运动,给C君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仅仅因为几句逆耳之言,就利用职权欲将C君置于死地。

可是作为C君同窗的我们,当时并不了解内幕。

C君是我佩服的人,他不仅年龄比我大,他的功课也很好,口才极佳,精明强干,我一向尊敬他,认为他是一个好人。怎么忽然之间,他就被公开地点名批判,在一万人左右的全校大会上(其中大约九千多人都不认识他,也不了解他)宣布,他是“一个很坏的人”呢?我坐在学生席上,听着这个结论,脑袋里忽然“嗡”了一声,不知所措。好像被批判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同窗C君。但我一向是个很老实很听话的学生,我仍然端坐在那里,不敢有任何反应。

散会之后,晚餐时节,我的另一位同窗W君在饭厅里找到了我。他是一位热血沸腾的青年学子,与我同龄,敢想敢说敢为,也是C君的崇拜者。他把我拉到饭厅的一角,激动地对我说:“C君不是一个很坏的人,他是一个好人。我们是他的同学,也是他的好友,我们应该向党委反映,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党委不能因为听信了什么人的小报告,就把一个好人打成一个坏人。我要去党委反映,签上几个同学的名字,也把你的名字签上,你同意不同意?”我立刻说:“同意。”虽然我平时很胆小很规矩,可是为了保护一向尊敬的同学C君,我还是毅然决然地同意了W君的行动。

尊敬的读者看到这里,一定觉得我和W君都是傻子。可是当时我们一心一意想的,只是帮助同窗。

W君是个性子很急,做事很讲效率的人。当天晚自习的时候,他就在教室里悄悄地对我说:“意见我已经反映了,条子也递上去了,签上了你、我,还有×××、×××的名字。”

我说:“好。”我误以为,有了我们这几个最了解C君的同学的签名和反映的真实情况,党委是一定会慎重考虑,把C君仍然当成一个很好的人的。那一年,我与W君都只有十九岁,天真的年龄。

没想到,过了几天,就轮到W君和我接受批判了。对我还算客气点,叫做“错误”,错误的性质是“右倾温情主义”,其表现是“划不清阶级界限”,“为右派分子鸣冤叫屈”。我本来是经过全班团员民主选举产生的支部委员,现在立刻叫我“靠边站”,没有经过任何民主程序,就换成了一个“变色龙”式的“左派”。从此以后,大会小会地批判,逐渐升级,然后就由一个官太太同学D君出面,把W君和我等几个同学打成了“反党小集团”。我何曾“反党”?正是因为尊重C君这位中共地下小交通员,才斗胆向党委反映他的真实情况的,而当时我们心中的“青天”就是党委。我们何曾是个“小集团”?我们不过就是同学而已,当时我的确不懂“小集团”这三个字是什么含义。这位D君,也比我大十岁左右,是一位师长的解放夫人(解放战争胜利后将原配夫人休掉后再娶的新夫人),常常随军调动,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从工农速成中学直接升入我读书的大学,功课跟不上。C君出于好意,曾经指派我在学习上单独辅导她。我尽心尽职,直到运动开始前仍然努力地做好这一项业余工作。怎么她一翻脸,我就变成了“反党小集团”的成员了呢?百思不得其解。

随后,更令人不解的事情又发生了。在我们向党委反映意见的条子上签名的,还有一位H君,她是C君的未婚妻。比起我们这几个毛头小女、毛头小子来,她与C君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在运动开始之前,她已被C君发展为预备党员。C君在我们面前是老大哥,说话很有分寸,在H君面前,却是坦诚交心,无话不谈的。用当时流行的说法是,H君出身不好(国民党官僚),可是她表现很好,所以C君发展了她,并与她确立了爱情关系。现在,在D君发动的强大攻势下,H君仍然想保住自己的党籍,因为党籍是保障她今后晋升的护身符。于是,当批判的矛头开始指向我们这个所谓的“小集团”时,她突然“反戈一击”了。她揭发出了C君的许多所谓“言论”,这些话语都是C君与他的未婚妻之间所说的悄悄话。D君当然立刻利用H君的所作所为,为C君的“罪行”加重了砝码,并且鼓励H君“继续革命”。

我与H君同住一间宿舍。我对她出卖自己情人的行为不齿,所以从此便疏远着她。不知道是受着D君的指使,还是她本人主动积极,在一次例行的班会上,她突然向我发难了。她曾经自称是我的“朋友”。她说:

“肖凤,你要向党组织如实汇报自己的思想。你对D君和党支部严重不满,牢骚满腹。你平时开会不发言,消极抵抗,情绪低沉,你必须正视自己的错误!”

我没想到过去的这位“朋友”会突然向自己开刀,就呐呐地说:“我没有……”

“你不要不承认。你的日记本上都写着呢!在宿舍无人的时候,我打开了你的箱子,偷看了你的日记。我注意到了,你虽然开会时不发言,会后却闷头写日记。我知道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不对的,但我这是帮助你,为了你好。你最近总是远离我,让我无法了解你的思想,我只能看看你在日记中都暴露了什么念头。”

呜呼,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我是一个“不设防”的人,所以唯一的财产小箱子从来不上锁。因为我待人胸怀坦荡,就以为别人也会如此为人。

难道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她在偷看了别人的日记之后,还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自己的行为,并把别人的隐私当成攻击的口食,以此来换取自己的“革命性”?

我实在无话可说。

什么是爱情?在我读过的书里,有马克思与燕妮的故事,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有涅克拉索夫的长诗《俄罗斯女人》里十二月党人与他们的妻子的故事,等等。从这些故事中,我读懂了爱情的含义。

什么是友谊?在我读过的书里,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通信,有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双城记》里描写过的有关西得尼·卡尔登的故事,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里描写过的关于罗普霍夫和吉尔沙诺夫的故事,等等。从这些故事里,我读懂了友谊的含义。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H君,却如此地对待自己的朋友,如此地对待自己的爱人,还美其名地冠以“革命”二字。当时,我年轻的心里,对她充满了轻蔑。

D君利用了H君后,并没有保住她的党籍。毕业分配时,D君把自己留在了北京的一个大部门。H君的故乡是东南沿海的一座大城市,D君却把她分配到了黑龙江省的一座小城。

当时我对发生的这一切,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二十余年后,春风吹回大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少人的冤案终于得到昭雪。一天,我家忽然有人敲门,走进来的竟是C君。一看到他,20年前的那一幕重又涌上心头,我的眼泪不觉刷刷地淌了下来。他说:“因为我的事,好几位同学都受了委曲,真是对不住你们。”他虽然历经磨难,变化却不大,只是头发已经花白。我当时正在病中,立刻卧床为他写材料,在众多同学的证明之下,母校的新党委终于为他平反,为他恢复了党籍,承认了他自新中国成立以前至今的革命历史。他有一位相濡以沫的夫人,是高我一班的师姐,I957年也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发配至黑龙江,他们俩互相理解,互相安慰,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走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90年代中期,他们双双以教授的身份离休退休,回到了C君的故乡北京,住在祖传的老宅里,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的孩子很有出息,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学位。

且说在70年代末C君找过我的大约半年之后,一天傍晚,又有人敲我家的房门。隔着大门我就听出了这是H君的声音。我的心情极为复杂,想到二十余年前她的行为,实在不愿与她见面。可是我已不再是一名十九岁的青年,我知道她的悲剧有深层次的根源,所以还是打开家门接待了她。她也是来落实政策的。此时她的脑袋里已经长了一个大瘤子,即将住院开刀。她的生活很不幸,丈夫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教师,眼睛快要瞎了,几个孩子的视力也都不好,生活非常困难。毕竟曾经是同窗,我为她煮饭烧菜,告诉了她所有在京同学的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她本是很聪明的一位南方姑娘,是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她自己人格中的弱点,葬送了她的前程。

十九岁时的困惑,是我人生旅途中的第一课。它让我告别了大学生的天真烂漫,开始学习着冷静地观察社会。

感谢长辈的朴素家教——“好好读书”,也感谢从启蒙老师到大学教授们的辛勤教诲,我面对困惑的唯一求救办法就是——此后更加努力地埋头读书。

(为《中国作家人生历程·我的大学》卷而作,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出版。又被收入《求学——寻找我的天地》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拒绝当播音员

“您不后悔吗?”

如今,主持人或播音员的职业,如日中天,是许许多多年轻人的梦想。

当有的青年朋友知道,我曾经坚决地拒绝从事这一行当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惊奇,有的人还很认真地向我提出询问说:“老师,您不后悔吗?”

他们的询问令我想起了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负责人之一丁一岚女士(邓拓先生夫人)曾经找我谈过三次话,当时她是一位又和霭又慈祥的中年妇女,在二十一岁的我的心目中,她是长辈。她很诚恳地一再挽留我,最后,当她终于理解了我,尤其是,她的一个晚辈亲属恰巧是我就读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名实验中学)时的同窗,她也向这位同窗调查了我的情况后,她才决定“放”我。她最后对我说的一段话,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她很温柔地说:“你这个孩子很特别。别的人想尽办法要进播音组,条件不够,进不来;而你条件这样好,我们好不容易选中了你,你却不愿意干。”言语间,她的表情显得有点惆怅和无奈。那时我年轻而浅薄,脑子里想的,只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想过我的行为给她带来的麻烦。多年之后,读了一位朋友送给我的写丁一岚女士生平的传记,我才知道,她与我谈话的那些日子,邓拓先生已经开始挨整了。虽然由于丁一岚女士的善解人意,体悯下情,我终于离开了播音组,到了大学教师的岗位上;可是,后来,等我年纪稍长时,我才明白,我的行为不仅是给她的工作添了麻烦,而且,我还深深地伤害了另外一位爱护我的人,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谈。

20世纪50年代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最强势的媒体,它的覆盖面接近祖国领土的百分之百,无论你走到国土的哪一个角落,几乎都能听得见播音员的声音。它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三家,共同组成了三足鼎立的架势,统领着全国的宣传口径。电视台刚刚成立,全中国共有500台电视机,黑白的,前苏联制造,体积很大,重量很沉,而屏幕很小,且形象模糊,只能凑合着看,因为数量有限,只供应“高干”和非常著名的“权威”,凭票购买,“票”是按“名单”发放的,当然影响就有限;与今天的电视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肖凤大学毕业时所以,当我终于离开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到了刚刚建校的北京广播学院,当上了大学教师,我的选择就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明白”。我的一位同龄人,也是刚刚大学毕业分配来此的女同事,就怀着极大的好奇心,问我道:“你为什么放着那么出风头的工作不干,而偏偏要来做这种默默无闻的蜡烛?”我知道她所说的“出风头”,是指播音员每次播完了音,都要报出自己的大名,这样做的目的在当时是为了明确每个播音者的责任,当然报名字的结果也就让听众认识了他或她。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虽然无法“混个脸熟”,也能混个“耳熟”。顺着这位同事的思路,我便回答她说:“我不愿意靠着念别人写的稿子出风头。”这确实也是我的心里话。她却并不理会我,继续大惑不解地说:“我要是你,就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傻事。可惜我的嗓子说话不好听,地方方言口音又重。不像你,说标准普通话,嗓子又好。你倒底是怎么想的呢?真让人费解。”

同类推荐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为英国艺术评论家埃里克·牛顿的著作,是关于英国绘画的简略导言,书中内容表示,英国绘画曾经于两大领域内造诣极高,即十八世纪的肖像画,与十九世纪的风景画。通过本书中内容可知,英国艺术家就是凭了强烈的浪漫气息,产生了古典主义不能产生的东西。它能描写,也能表达。英国艺术家注意个人眼目所及的奇特的细节,发为富有诗意的作品,且大批独往独来的艺术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可寻,作品都有特殊的英国意味。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本书包括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和书信。林徽因兼诗人与建筑学家于一身,本来就是林徽因个人的文化特征。《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信,尽管远不完全,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而且全部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有血有肉有泪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有的段落,看得出写的时候是多么急切和激动,不仅字迹潦草,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对于那些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落地的声音

    卡尔松·麦克库勒说:“要知道你是谁你就要有一个来处。”西海固,作为一个有特定象征意味的地理名称,承载过多少叙述者的苦难抒情。而对于我的故乡,那样一个小山村,就不见得有几人晓得。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 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老公是吸血鬼明星

    老公是吸血鬼明星

    提问:有一个吸血鬼老公是怎样的体验?答曰:冬天的时候真的不想他牵我的手,夏天的时候希望一直抱着他不放;分明是冷血的魔鬼,却温柔得如同阳光;外人都当他是偶像,只有我当他是蛇精病粘人狂……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亏大了!
  • 河边的孩子

    河边的孩子

    孩子看到红鲤鱼的那年,大概是六七岁吧。可他跟着爷爷在葡萄园里已经生活了两年。爷爷的葡萄园紧靠河边。河叫马颊河。水清得能看到小鱼在水草中乱钻。在孩子的印象里,那条河很宽很宽,宽得看对面坝堤上的人像小虫在缓缓地爬,汽车摩托车像小鸟在缓缓地飞。孩子生活得有滋有味,夏天有鱼吃,秋天有葡萄吃。孩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一年是第三个年头了。爷爷又在葡萄园里养了蜜蜂。这里四周全是树林子,洋槐、垂柳、钻天杨、纠缠在一块儿的灌木丛,偶尔也能见到一两棵合欢树,树林茂密地盖住了河堤。咋看也看不到头。说,蜜蜂就喜欢树林子。
  • 台湾杂记

    台湾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当你抱怨怀才不遇的时候,你必须确认自己是否已熟悉自己的行业,了解到自己有什么样的储备,当一些大公司热情地输入新鲜血液的时候,你是否有把握进入那些候选人名单如何获得一个人的快速认可并接受你,如何让一个对你横眉冷目的家伙放下偏见,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足够的信任体系,最为有效、简单、成本低的方法就是营造共同经历。
  • 谁敢说无敌

    谁敢说无敌

    灵气复苏,三千年后。我林千唯有一挂,可吓人,加点,升级,购物,抽奖,装逼,打脸,热血,搞笑,无敌!
  • 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在重生

    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在重生

    每天睁开眼,就会发现昨天的死亡仿佛是梦境。每次以为死亡是做梦,却总在子时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死亡边缘去。一直困在九月初五?本小姐不干了!看刁蛮又娇气的相府小姐,如何摆脱每天死亡一次的无限噩梦。还有,谁说总活在一天里就不能谈恋爱?喂,那个姓秦的,别以为你救了本小姐,本小姐就会感激你!以后你要陪着本小姐的日子还长着呢!
  • 霸业英雄

    霸业英雄

    新书《重生三国之盖世吕布》已经发布,请多多支持春秋战国,秦失其鹿,汉末三雄,南北并立,五代乱世引出无数的英雄可歌可泣。但此世界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洋武末年,神宗暴政,以迟道为首的迟派作威作福,最终使天下英雄共诛!四足鼎立,三分天下,世平争雄到底谁?能真正的统一这大好河山?是平屠尽天下?是世以仁爱治国?是明乘胜追击?还是兴后而崛起?乱世出英雄,但,真正的霸主,只有一个!所以,虽然会有人壮志难酬,但决不忍辱偷生!“我,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那江山如此多娇!”“我,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我这边独好!”“我,才是天之骄子,开辟自己的治国之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改写伪童话

    快穿之改写伪童话

    这是一次无心的巧合,还是精心预谋的圈套?(一篇大Boss心机追妻文)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改写员,阮兮一直过着<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日子,好不容易把所有任务做完,可以休个长假了,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什么?大Boss进入新开发的程序出不来了?什么?里面的人物还都崩坏了?长假取消继续改写任务?这都是些什么品种的狗东西?——系统:——哔,本统不是狗东西,请宿主注意言辞,请尽快接受任务……情节虚构,请勿当真,谢谢配合
  • 穿书:水晶鞋

    穿书:水晶鞋

    自觉够本白赚一世的许盼,穿书以后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彻底放飞自我,在搞事作死的路上越奔越远......【下面是详细版文案】皇家舞会上,王子对灰姑娘一见钟情,非卿不娶,最终两人幸福相守。这样的爱情感天动地,多少女孩都曾梦想着,自己就是那个灰姑娘。巧同造化,当现实的“南瓜马车”、“皇宫”、“华服”、“水晶鞋”,接连出现在三个乡村少女的生命中。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仿佛触手可及。午夜十二点魔法消失,这次她们抓住王子了吗?谁是下一个灰姑娘呢?——《水晶鞋》简介————*————呵呵。我管你!!!看书是女主视角,女主变成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叹一声,妹子牛掰啊!发现穿书?!跟女主一起的炮灰女?!!最后一滩烂泥死在街角?!!!命运,真是很棒棒呢。我不开心了,谁也别想快乐!天大地大我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