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600000024

第24章 我是民办生

我每天像死鱼一样躺在床上,无所谓窗外的天阴天晴,只知道自己最美好的一段人生被打上了“民办生”的深深烙印。我已经苦熬了两年,我已经不在乎什么自卑、羞辱,我——习惯了!

应该说我不是一个很差的学生,可考来考去却考到了一所民办学校,两眼的迷茫加上7月的煎熬再加上8月的等待,我没有了任何的耐心,我怕再次被拒之大学的门外,所以苦苦等来了一个录取通知书就匆匆背上行囊开始了我的大学时代。

校舍是租用的,在那个挂靠的省重点公办大学的旁边,有些课还得去里面上。而在这个公办大学里我有很多曾经的同学,还有许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乡,虽然每天同一个时间下课,但走出来的路却是分道扬镳,人家去所谓的公寓,而我们只能回那栋租用的破宿舍楼。每次,我从门口的那个岔道走过时,我都要回头瞅瞅,看有没有人注意我,因为从这里走过去的都是民办生。在外面碰到同学与熟人,人家问我在哪儿,我也许敢抬起头说“××大学”,虽然底气不足,但毕竟还能说得出口。而在本校,我则只能低着头说我是“××学院”的。咦!同学惊讶,我们学校有这个学院吗?我赶紧解释:“学院是新成立的,学生待遇和你们一样,只不过你们是亲生的,我们是收养的。”同学满脸疑云:“还有这回事?”嘴里咕噜着走了。我赶紧夹起尾巴疯狂逃窜,跑回那栋租用的破宿舍楼,在这个没有公办生、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喘息、平静……“我很佩服你们,敢来这里上大学……”在当初的新生开学典礼上,一位教务主任这样讲道,我当时还不屑一顾,怕什么?我才不管你们学院是什么性质的,我要的是你们承诺的“发公办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但现在,我才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我们真的很勇敢,本地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拿着几万块钱和几年的青春吃这个螃蟹,我的代价也太沉重了,可我现在已无退路。

两年了,我习惯了这种氛围下的生活,我是民办生我怕谁?我能从第一学期的低着头做人,到第二学期的抬起头奋斗,到第三学期的偃旗息鼓,再到第四学期的虚度年华,难道我还坚持不了剩下的一年?!可是,当我看着新一届活蹦乱跳的新生,看着这些无忧无虑、充满天真的少年,我不禁愕然:为什么他们身上没有了我当年的影子?

难道是我老了,还是我们已经开创了民办院校的新篇章?我没有了结论,但这种差距却在生活中有它明显的伤痕。生活一天天,生命一段段,我不知道老师每天讲的是什么。我只知道这些所谓的“副教授”是公办院校的讲师,只知道我每天要支付将近40元的人民币,只知道家里又在为我准备明年的巨额学费。同学说:“知道处境,为何不努力啊?”是啊,为何不努力?其实,我正在努力,我已经用我的笔写进了这个公办大学的校报记者团(还是个小官儿),我还用我的笔写进了当地一家报纸的撰稿人行列,可每天拼尽了所有的本事,在公众的眼里我还是民办生的头衔。老师说“外国的名牌大学都是私人办学”,可在中国,名牌大学都是公办;老师又说“我们的民办是未来的哈佛”,可我真的等不到那一天,我就知道现在的我是夹在公办和自考中间没有冠名的学生——说公办,却独立,明文规定民办教育,高额收费;说民办,却高考统一录取,国家任务,所有的证件与公办没有两样。我们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国家都可以一国两制,那公办大学下办一个民办二级分院也未尝不可。哦,可能吧,这种怪事情总会有人给它一个合理的说法,但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虑考虑我们这些学生的心声呢?

我已经习惯了在夹缝中生存,我也习惯了别人再说我是……是什么呢?我现在不敢下定义,公办就说公办,民办就说民办,可现在弄出的是一个公办大学下的民办。是不是国家的教育发展离不开这些学校呢?我无从考证,不过现在倒是全面扩招,扩来扩去扩出来好多莫名其妙的学校。中国的事情就是怪,就像我们使用的方块儿字,随便调整就是一条通顺的理由,所以我不敢妄加评断。不过,我始终想问问公办大学,你们为什么不要我们呢?我们差吗?差,那毕业了为什么还要发你们的毕业证?而我们的学费可是你们学生的好几倍啊,你们难道不考虑一下么?还是这背后有别的猫儿腻?我不知道,也想不通这个教育的另一面是什么。死鱼般的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了,可努力之余我还是死鱼般地躺在床上,没有了脾气,只在期望那个鲜红的、耀眼的毕业证书。

因为,我是民办生。

同类推荐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是南怀瑾于1983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述《圆觉经》的记录,首次出版前曾陆续在《十方》杂志连载,获得广大读者们的热烈回响。《圆觉经》是了义经,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经典,且经文文字优美。南怀瑾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初学者而言,可作为学佛入门读物;对有心习禅和参研佛法者而言,亦有助益。
  •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海上文脉

    海上文脉

    浓密的梧桐树叶,掩映着一幢幢历史优秀建筑;激昂的交响乐曲,演奏出一曲曲华彩乐章;宁静的藏书楼,珍藏着一本本百年典籍;耸立的龙华塔,见证了一页页申城演变史。徐汇区古属昆山县,唐、宋代隶华亭县,元、明、清代为上海县辖地。1945年后,分为常熟区、徐家汇和龙华区。1956年,常熟区和徐汇区合并,定名为徐汇区。1984年龙华乡、漕河泾镇和长桥地区划入后,形成如今54.93平方公里的区划范围。海上文脉,俯仰古今!历史学家论言:谁要了解十七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过程,谁就会把目光投向历史上的徐家汇。徐家汇也越来越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首处空间中心。徐汇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和革命史。作为海派文化气息和经典建筑品质最具特色的城区之一,“海派文化,人文徐汇”的鲜明地标,如今一个个出现在新时代的徐汇版图上。《海上文脉》带你走进徐汇……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热门推荐
  • 推销员定律

    推销员定律

    指导个人成功与组织成长的完美手册。本书收集了在推销领域中广泛应用的81个定律。这一些定律一部分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发现的一些人类社会基本规则,一部分是推销名家经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并行之有效的真知灼见。它们如同人类智慧的一扇扇窗户,通过它,可以了解纷繁复杂世界背后的真相,并掌握解决推销工作中复杂矛盾的利器。这些定律堪称推销的黄金法则,曾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阅读它,你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 快穿之女配作死计划

    快穿之女配作死计划

    (女强男强,女主有点沙雕1v1,身心唯一,作者第一次写作,多多包涵)作为地府上最为妖艳的彼岸花妖,竟然在看人类过往时被踹下了往生河??莫名绑定了一个系统,说要收集碎片才能回去?不完成任务要被抹杀?不行,我咋能被抹杀?(咳咳,如果有错,麻烦大家多多包涵,蟹蟹)
  • 一条名叫幻灭的鱼

    一条名叫幻灭的鱼

    这本书是张小意的中短篇集,收录有十篇小说,其中《再见壁虎》曾获第十二届金陵文学奖优秀奖。她的作品聚焦于时代女性,叙事冷峻而不张扬,没有激烈起伏的情节,更多的是女性人物内心和情感的剖析。本书低调而不张扬,是一本难得的一女性视角而写做的小说集子,从创作到完成用时达七年之久。
  • 南明英豪录

    南明英豪录

    余荣艺成下山,路见不平,误使刘二公子身亡,遭东厂总督刘忠贤联合官府通缉而受重伤,南明同窗斗智斗勇请神医救愈余荣。余归途被刘家追杀,打入深渊。过三关成神华洞府新主人,脱胎换骨,功力大升。出洞救情人顾振芳,治伤双修,使仙种凌霄成长。上古秘境开放,余与同窗及各门派进入寻机缘,各显神通得宝物。六王爷遇险,余荣救之成莫逆。余苦斗东厂锦衣卫和日本黑龙会。药王争霸,余给皇上治病,联合六王爷除去刘忠贤。余奉旨率同窗及丐帮长江帮等激战倭寇,将倭寇赶出天朝。
  • 重生之霍少心尖甜妻

    重生之霍少心尖甜妻

    重生前渣男和养妹鬼混,重生后虐渣,调教白莲花,日常打脸,秀恩爱,撒狗粮。小剧场一:总裁办公室内,乐希屁颠屁颠的拿着各种零食,翘着二郎腿眼睛眨巴眨巴的问:“老公打扰到你了吗?”霍炎隐忍的说到“没有不过.……我要点利息”说完还没等反应一把抓住乐希…………香草味冰淇淋很甜。小剧场二:总裁,小姐去见耿家那位了!“白特助给你重组语言的机会”是总裁。“总裁,夫人去吊打耿渣男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不需要,让她玩,结束和收拾残局,不要让夫人发现。”小剧场二:“老婆,爱我吗?”温乐希不知道某大佬又抽什么风了“爱,怎么了?”“你就不能多陪陪我,撒撒娇,多吵吵架”霍少一副抱怨脸。温乐希嘴角微微勾起。男女主,都是纯洁人儿双处。
  • Man and Superman

    Man and Super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我的东纪霸主

    穿越之我的东纪霸主

    刘美惜这一年过的很害怕,奶奶时刻都让刘美惜把玉佩挂在身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刘美惜能够顺利的穿越回去。奶奶深夜起床的时候,看到刘美惜还坐在那里,刘美惜的奶奶知道一定是自己让刘美惜为难了,奶奶躺下来,有了一个想法,她绝对不能让刘美惜因为自己就不愿意回到那里了,那里有她最爱的男人,自己是不能够一直陪伴这刘美惜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孤儿,他们在父母双亡后,遵从父命返回到东山老家,由于他们遭遇到不同的坎坷经历,结果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其中他们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最后命运又如何?
  •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若卿不老

    若卿不老

    算是杏林医妃人物篇后续的一些小剧场、小片段,很短,博君一笑。